12月11日訊“塔身之大,實在驚人。每面開三間,八面完全同樣。我的第一感觸便是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道你要幾體投地的傾倒。”這是1933年,中國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寫給妻子林徽因的信中所道。當時,梁思成第一次來到應縣實地測繪,而林徽因結束大同的考察后因故返回北京。

1932年的梁思成與林徽因
梁思成和林徽因,這對中國現(xiàn)代建筑史上的佳偶,是他們在與營造學社的同仁對中國古建筑的大規(guī)??疾熘?,四到山西,發(fā)現(xiàn)了五臺山的唐代木結構建筑——佛光寺,以及大同上、下華嚴寺,大同云岡石窟,應縣佛宮寺釋伽塔(木塔),洪洞廣勝寺飛虹塔,晉祠圣母殿、魚沼飛梁等古建奇葩在中國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價值?! ?/p>

全國網(wǎng)媒團探訪應縣木塔宇巍/攝
12月11日,“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2018全國網(wǎng)絡媒體看山西活動長城線采訪團來到應縣木塔,領略到了這座世界最高木塔屹立近千年的傳奇。在了解到應縣木塔以及山西古建與梁林夫婦的不解之緣之后,再翻看媒體采訪團本次活動行程,全國各地記者忍不住感嘆,原來我們是在“重走梁林山西路”啊!
應縣木塔舊照圖源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
1932年,梁思成讀到了一份日本考古學家有關中國的考古報告,在這份考古報告中,記述了山西大同及周邊地區(qū)的一些古老建筑,報告稱在大同以南大約50英里的應縣小城里有一座建于11世紀的木塔,當?shù)厝朔Q作"應州塔",這讓他非常興奮。但是日本學者研究的興趣是那些古老的佛像,報告中關于建筑的描述很少。梁思成甚至不能肯定這座木塔現(xiàn)在是不是還聳立在那兒,還是已經(jīng)成了一堆廢墟,如果還在,又是一個什么樣子。一切都無法知道,這使得梁思成寢食不安。但是,這對夫婦還沒有見過哪怕一張模糊的木塔照片?! ?/p>

梁思成手繪應縣木塔圖圖源丨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國營造學社紀念館
思塔心切的梁思成想到了一個奇招,他想象應縣無論如何也應該有一個或者幾個照相館,他寫封信去請照相館的主人拍攝一張應縣木塔的照片寄來,他會如數(shù)支付全部費用。梁思成真的就寫了封信,信封上的收信人寫了"山西應縣最高等照像館"。有意思的是,投石問路還真見了效,應縣白云齋照相館給他寄了封回信,按他的要求,拍了張應縣木塔的照片來。照相館的主人是一位雅士,他并不要錢,而是請梁思成寄一點兒北京的信紙和信箋作為照片的報酬。

應縣木塔一角宇巍/攝
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木塔就這樣進入了一個建筑史學家的視野之中,確立了它在中國建筑史中極其重要的地位,并且通過中國營造學社的《中國營造學社匯刊》介紹給整個建筑學界。在梁思成撰寫的《中國建筑史》一書中,這樣寫道:
"佛宮寺釋迦木塔在山西應縣城內,塔立于寺山門之內。大殿之前,中線之上,為全寺之中心建筑。遼清寧二年(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建,為國內現(xiàn)存最古木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