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家旅游局公開通報,對包括麗江古城在內的6家5A景區(qū)給予嚴重警告,限期6個月內完成整改。這一個月來,麗江上上下下都在反思,在行動,在整改。麗江市市長張澤軍接受采訪時說,前幾天他和公安局長兩個人,晚上去麗江古城暗訪,當時專門換了一個昆明的手機號,在微信里搖,什么都沒搖出來,古城里的酒托是真的消失了。
首先有必要弄清一個技術性問題,酒托真的是搖出來的嗎?熟悉微信功能的人都知道,“搖一搖”的功能是隨機匹配同一時間觸發(fā)該功能的網(wǎng)友,因此“搖來”的幾乎都是外地人,要找酒托,恐怕還得依靠“附近的人”這一功能??梢?,市長與公安局長自以為高明的調查方式,其實效率不高、說服力不大。
當然,市長說麗江的“酒托真的消失了”,不會只有親身經(jīng)歷這一個證據(jù),主要依據(jù)想必還是大量調查人員明察暗訪反饋回來的信息。但我們知道,消失也分兩種:暫時性的和永久性的。人們不會忘記,就在國慶期間,媒體第一次曝光酒托亂象后,官方就進行過整改,但并未取得實效,反而又曝出了“索酒不成千元陪睡”的丑聞。當媒體再度曝光麗江亂象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麗江多年形成的頑疾就能徹底痊愈了?
顯然,只要酒托依存的環(huán)境土壤沒有本質性改變,酒托就會陷入屢禁不絕的惡性循環(huán)。對于酒吧來說,高昂的鋪租擺在那里,各大酒吧打擂臺似的競爭壓力擺在那里,就算暫時不靠酒托了,以次充好的事少得了嗎?
因此,如果找找酒托猖獗的原因,固然離不開政府監(jiān)管不力這一問題,但從根本上還在于麗江旅游秩序的混亂。麗江古城缺乏科學合理的規(guī)范,洶涌襲來的商業(yè)模式,幾乎摧毀了其原有的文化生態(tài)、民族元素。于是,依存于古城的商家,也只好憑借低俗的生存法則招徠生意、牟取暴利。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酒托是不是真的消失了,其實并非最重要的問題。麗江的旅游開發(fā)模式能否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庸俗的一面能否徹底甩掉,這些才是關乎旅游市場能否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的根本性問題,只盯著酒托、只滿足于“麗江無托”是一個誤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