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說:“如果讓我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去過,那一定選蔡瀾。”這位被媒體譽為“天生玩家”的人,常年游走于世界各地,嘗美食、寫評論、做節(jié)目、交朋友。他說,我大半生一直研究人生的意義,答案還是吃吃喝喝。也正因如此,直至今日,他都對與美食有關(guān)的一切保有一顆赤誠之心。
“我叫蔡瀾,聽起來像菜籃,買菜的籃子,所以一生注定得吃吃喝喝?,F(xiàn)在擺個龍門陣,只談美食,不論政治。”——蔡瀾在微博上如此介紹自己。作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先生這些年頭銜頗多:作家、電影制片人、電影監(jiān)制、旅行家、美食家、書法家、畫家、篆刻家、藝術(shù)品鑒賞家、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商人等。此外,他還是《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被總導演陳曉卿稱作是一個“學識淵博、人生態(tài)度樂觀豁達、永遠對世界保持好奇”之人。

金庸先生曾如此評價蔡瀾:“作為一個瀟灑文人,他筆下的世界,充滿了奇妙與鮮活。美食更是專長,對佳肴盛宴的描寫不僅活色生香,更是具有濃厚的風韻情調(diào)。對于生活則完全擁有自己的態(tài)度,崇尚自由、無拘無束、不假斯文,對異性懂得欣賞也懂得尊重,絕對的風流倜儻。”
作為一個骨灰級金庸迷的蔡瀾,曾有網(wǎng)友問過他:“如果讓您選一個金庸筆下的人物,會選誰?”他回答是“段譽”。究其原因,他笑著說“段譽命好”。但當有媒體將他稱為和段譽一樣的“天生玩家”時,他卻搖頭表示,“從來沒有一個人與生俱來就會玩,我也不像段譽命這么好,有條件可以做很多事,我都是自己很努力地,一點一點爭取來的。”對他而言,唯有努力和堅持才是游戲人間的資本。
這些年, 他走訪世界各地探尋各國佳肴,從星級酒家到普通小店,從山珍海味到家常飯菜再到風味小吃,在食物中體味各地之間不同的風俗、文化和民族傳統(tǒng)。在他看來,所謂美食,都是“比較”出來的。
“一個茄子全世界有很多種做法,你只有比較過才知道哪一種更好。一種食材做法千變?nèi)f化,不要整天只會講我們家鄉(xiāng)的最好,一定要把眼界放寬一些,單單限于本地,限于中國,會被人家取笑。”


他主持美食節(jié)目,寫美食評論,對自己唯一要求就是“真”——把自身感受真實地寫出來,不要虛偽說假話。他也建議從事美食寫作之人,一定要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真實表達,至少有一天對著自己寫過的文章捫心自問時,也不會覺得慚愧。
他在淘寶上開設(shè)店鋪“蔡瀾的花花世界”,賣自創(chuàng)茶飲和蛋卷品牌,產(chǎn)品多達幾十種,每件產(chǎn)品都親自監(jiān)制,務求做到最好,他還特意去阿里巴巴總部取經(jīng),并于今年生日當天將店鋪入駐中糧我買網(wǎng),正式開啟電商之路。對蔡瀾而言,以興趣為工作的生活,正是其一生的追求。
他稱自己為“饞人”——饞吃饞知識的人。在蔡先生眼里,世間美食絕不可辜負。“堅持美食”似乎已經(jīng)成為一種情懷,作為他在這個花花世界里對一件美好事物的最后堅守。

對話蔡瀾先生
Q:您會通過一個人對待美食的態(tài)度來去判斷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嗎?
蔡:也沒有用美食判斷這么簡單??傊矚g吃的人可能會比較少壞人吧,因為他們滿腦筋都是想吃,很少動壞腦筋去害別人。
Q:如果用食物比喻自己的個性,您覺得應該是什么?
蔡:大概是青炒豆芽吧,可以吃多一點,不會這么容易吃厭。
Q:怎么看待“酒肉朋友”這個詞?
蔡:很好啊,我的朋友都是酒肉朋友。(笑)
Q:您是如何做到在很多領(lǐng)域都能夠兼容并蓄,皆有所長的?
蔡:睡少一點,辛苦一些,勤奮一些。
Q:現(xiàn)在對年紀是否有所“妥協(xié)”?
蔡:妥協(xié)會有,像以前我做的產(chǎn)品叫做“暴暴系列”,就是暴飲暴食都不要緊的意思?,F(xiàn)在產(chǎn)品就沒有這么暴力,比較溫和一點,變成“抱抱”了。
Q:您是愛美食更多一點還是寫作更多一點?
蔡:當然是美食,寫作是附帶的,先要滿足口腹之欲。
Q:每次來北京,有沒有一定會光顧的餐廳或者一定要吃的食物?
蔡:我喜歡去西四“八條1號”,喜歡到那邊去吃。還喜歡吃“情憶草原”的羊肉。
Q:最近國內(nèi)上映的電影您是否有看?又是否有喜歡的?
蔡:有一部不算最近的,叫《繡春刀》,我喜歡的。
Q:您現(xiàn)在的生活狀態(tài)?
蔡:還是一樣:旅行,美食,交友,幾十年沒有變過。
Q:如果有機會可以讓您完成一趟夢幻的人生旅程,會是什么樣的?
蔡:沒有什么夢幻的旅程,我知道自己的體力是沒有辦法到太空去旅行了?,F(xiàn)在這樣就很好,我現(xiàn)在有很多地方還沒去過呢。
Q:所以接下來還有什么好玩的計劃嗎?
蔡:還是會旅行,因為有個很好的酒店集團叫做安縵集團,大多數(shù)我都去過了,很美,現(xiàn)在還有幾家沒有去過,我會把那幾家也去了。
以上為蔡瀾先生口述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