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完成首批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運行評估

時間:2015-10-13  來源:國家文物局  作者:陽湖網

    為進一步規(guī)范、推動大遺址保護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管理工作,科學評估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綜合效益和功能,不斷提升其保護、展示、管理和服務水平,2014年,國家文物局組織開展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評估,日前,評估工作已經完成。該評估對第一批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11-2013年的運行情況進行了全面檢視。此次評估基本摸清了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運行3年來的總體狀況,以及各公園發(fā)展成果、個性特色和存在問題,對公園管理機構進一步明確工作任務和努力方向奠定了基礎。

    此次評估總分值由現(xiàn)場專項評估得分、開放狀況評估得分、滿意度調查得分3部分加權組成。由7組不同的專家分別打分,專項評估從資源維護、管理與服務、開放狀況、滿意度調查四個方面,對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進行檢查評估。第三方評估機構作為全程參與方,進行了獨立打分。專家組和第三方機構打分平均值顯示,大明宮、漢陽陵、秦始皇陵名列前三。

wb080527037

大明宮 

    評估結果顯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有效促進了遺址保護、研究和展示,為遺址保護提供了基本保障,為持續(xù)考古和科學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為遺址的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平臺。同時,有效實現(xiàn)了中央財政帶動地方、社會資金參與遺址保護的重要作用。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對古遺址、古墓葬的利用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并在開放和服務方面體現(xiàn)了顯著的公益性特征。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建成帶來了當?shù)丨h(huán)境的改善、部分居民搬遷新居和就業(yè)崗位的增加,有效實現(xiàn)了面向社會、服務公眾、惠及民生的目標。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將大遺址變成了富有意義的公共文化空間,進而成為區(qū)域和城市的亮點和地標,影響力日趨顯著,成為傳承和感知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空間,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評估結果同時顯示,目前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考古和相關基礎研究以及研究成果轉化尚需加強,遺址保護理論、技術和方法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專門的土地政策保障、制度保障、配套財稅政策等外部條件尚有待進一步改善等。評估報告建議,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內,要堅持和發(fā)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要進一步深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理論研究;進一步完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制度設計;進一步加強部門間溝通;以評估促進各家考古遺址公園揚長避短、改進不足,進一步提高保護管理水平。

    此次評估也是對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一次比較全面的檢視、思考與討論,在詳細數(shù)據支撐下,管理者和專家們對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發(fā)展的若干重要方面形成了更深入全面的新認識。

視頻推薦

更多>>

常州經開區(qū)召開工作思路研討會 明

區(qū)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召開

區(qū)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武進法治影院2025年度項目發(fā)布

“政企”通力 武進“公轉水”運輸

信承瑞:跨界醫(yī)療進軍科技“無人區(qū)”


備案號:蘇ICP備10099057號   公安備案號:32041202001208號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常州市武進區(qū)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