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和股市誰是更好的財富管理場所

時間:2018-01-3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陽湖網

t01a870278c254a41f5.jpg

    近日,胡潤研究院發(fā)布的一份面向高凈值人群的調查報告引起了筆者的關注。報告調查樣本是463位個人資產在一千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凈值人士,其中64位資產超過一億元。結果顯示,地產繼續(xù)成為中國高凈值人群的最主要投資方向,股票投資居其次。

  雖然筆者身邊都是朝九晚五的工薪層,與調查樣本相比資產凈值相去甚遠,但高凈值人士的財富投資取向還是值得獵奇一下,或許會有助益。不過,在當前地產價格條件下,一線城市一套普通住宅已經千萬元級別,除了購買條件的限制,多數人早年也已經置下房產,成為坐擁千萬元級別資產的“負翁”,因為月供劃款時點和信用卡賬單還款日是每月最重要的日子。除此以外,誰還有多余的錢去做地產投資。畢竟,在當前房價水平下,地產投資的門檻已經很高了,“地主家也沒有余糧”。

  況且,地產調控政策正全面深入持久地展開,租購并舉等長效機制不斷探索實踐,房價的走勢真是撲朔迷離,投資地產是不是真的穩(wěn)妥呢?——上述調查報告中,盡管地產依然位列高凈值人群投資方向的首選,但其支持率較去年減少了5個百分點。面對調控形勢,在高凈值人群中,地產投資取向也出現(xiàn)了動搖。

  相比而言,股票投資門檻低得多,但是,從常態(tài)來看,除了茅臺格力這樣名副其實的優(yōu)質白馬股,也有不少連續(xù)跌停、甚至摘牌退市的問題股,很可能一不小心就踏上地雷,打翻了財富增值的愿望。

  不過,中國證券理論的奠基人、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球在他一手創(chuàng)辦的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談到,一個發(fā)達的資本市場既有融資的功能,更有財富管理的功能,這兩者之間是不可分割的,只不過是在一個發(fā)達的資本市場中,財富管理功能變成第一位,融資功能變成第二位。依筆者理解,股票市場作為資本市場的狹義所指,是普通大眾財富投資和管理的恰當場所,而且,如果資本市場進入發(fā)達程度,這一功能會成為其首要功能。

  由此,筆者聯(lián)想到,去年12月份,中國證監(jiān)會主席劉士余在上海主持召開系統(tǒng)內部分單位青年座談會時提出“資本市場強國”這一概念。似與吳教授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擁有發(fā)達的資本市場是成為資本市場強國的必要條件。而最近股票市場出現(xiàn)的一些非常態(tài)變化已有轉化為常態(tài)的趨勢,典型的如IPO被否家數持續(xù)大幅增加,這對于凈化市場投資環(huán)境,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意義重大。而環(huán)境的改善、公平秩序的建立,將更好地營造出財富投資管理的市場氛圍。

  有關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私人財富規(guī)模約165萬億元,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私人財富市場。在樓市和股市面前,這樣龐大的財富究竟會流向哪里?

視頻推薦

更多>>

常州經開區(qū)召開工作思路研討會 明

區(qū)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召開

區(qū)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武進法治影院2025年度項目發(fā)布

“政企”通力 武進“公轉水”運輸

信承瑞:跨界醫(yī)療進軍科技“無人區(qū)”


備案號:蘇ICP備10099057號   公安備案號:32041202001208號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常州市武進區(qū)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