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除此之外,中央已明確,實行購租并舉,培育和發(fā)展住房租賃市場,是實現城鎮(zhèn)居民住有所居目標的重要途徑。
中央對房產回歸居住功能、實現居民住有所居的期許,對身處一線的房地產企業(yè)而言,感受更為深刻。3月7日,鏈家董事長左暉應邀參加CCTV-2財經頻道《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節(jié)目,結合鏈家對中國經濟生活做的數據調查,深入分享他對“房子是用來住的”定位的深度思考,并通過鏈家數據的現場解讀,探討房地產服務企業(yè)如何響應和促進“購租”環(huán)節(jié)落實,幫助人們實現安居樂業(yè)的目標。
品質居住需求升級 二手房成首選
“近年來,中國不動產領域中發(fā)生了很重要的變化。此次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初有購房意向的消費者在過去幾年中第一次跌掉至20%以下,只有19.76%,相較2016年的22%,2015年的27%呈持續(xù)下降。”左暉在節(jié)目中表示。
在人們意愿下降的背后,一方面是由于2015年、2016年市場有些透支,另一方面,則是房地產市場逐步去投機化的表現,“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左暉表示,國人對房子的關注逐步回歸到居住屬性上來,這在數據上得到很好的體現。
在2016年的二手房成交數據中,70%的購房者是為了自己的住房品質提升而選擇換房。在受訪者關于買房最看重的因素中,53.2%的受訪者看重小區(qū)周邊的餐飲、購物、醫(yī)院、學校和娛樂配套設施,而居住人群整體素質、離父母親戚近、升值空間、物業(yè)水平等因素考慮較少。可以說,小換大、遠換近、舊換新的品質居住消費已成為一線以及二線城市居民購房的主流趨勢。
究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近30年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新中產崛起,早年的小資到現在的消費升級,民眾開始全面追求生活品質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伴隨著開放“二胎“政策以來,市場對于品質升級的居住需求在進一步增強。
另外,大調查中的數據顯示,2017年有購房意愿的人群里,有58.7%的消費者表示會選擇城區(qū)交通便利的二手房。鏈家研究院的數據也表明,在北上深等一線城市,二手房供給正逐年遞增,市場已經步入存量房時代。2016年,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的二手房成交套數達到73萬套,是新房成交量的2.7倍。除此之外,廈門、南京、福州、寧波、蘇州、石家莊等二線城市二手房交易量的占比也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可以說二手房已經成為了大城市居民改善居住品質的首要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