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大量吃藥易傷肝

時間:2018-06-29  來源:人民網  作者:陽湖網

MAIN201806290831244404037707173.jpg

很多種藥物、保健品、膳食補充劑都有可能導致肝損害。避免藥物性肝損害的最好辦法是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用藥,避免盲目信賴、過分依賴保健品和營養(yǎng)品。

 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化工廠”。進入體內的絕大部分物質,包括各種藥品、保健品、食品添加劑等,都要在肝臟中進行加工處理,其負擔很重,容易受到傷害。長期大量服用藥品導致的藥物性肝損害發(fā)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目前全球有1100多種上市藥物具有潛在肝毒性,常見的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即解熱鎮(zhèn)痛藥)、抗感染藥物(含抗結核藥物)、抗腫瘤藥物、中樞神經系統(tǒng)用藥、心血管系統(tǒng)用藥、代謝性疾病用藥、激素類藥物、某些生物制劑等西藥,也包括傳統(tǒng)中草藥、天然藥、保健品及膳食補充劑。

    藥物性肝損害分兩種類型。一種叫固有型肝損害,這種肝損害與藥物劑量密切相關,患者若大劑量服用,幾乎都會出現(xiàn)損傷。目前這種類型的藥物性肝損害所占比例相對較低,而且比較容易預防或發(fā)現(xiàn)。另一種叫特異質型肝損害,這種肝損傷與藥物劑量無關,與個體差異有關。簡單地說,就是大部分人吃了藥物不會發(fā)生肝損害,只有少數人會發(fā)生肝損害。這種肝損害類型是臨床上最常見到的,比較難預料,因為藥物說明書上提到的肝毒性也只在少數人身上發(fā)生,而且說明書未提到肝毒性的也不一定不發(fā)生,因為是否發(fā)生肝損害主要取決于個人的體質差異。

    哪些人容易發(fā)生藥物性肝損害?

    1.兒童和老年人。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對不同類別藥物的易感性不同。例如,丙戊酸鈉易引起嬰幼兒及兒童肝損傷;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丙硫氧嘧啶更易對兒童造成嚴重甚至致命的肝損傷;而有些藥物如異煙肼、阿莫西林—克拉維酸等更易對老年人造成肝損傷。

    2.女性。女性更容易發(fā)生米諾環(huán)素、甲基巴等藥物所致的肝損害。

    3.糖尿病患者。一些特定的藥物如甲氨蝶呤、抗結核藥物在糖尿病患者中發(fā)生肝損傷的危險性增加。

    4.飲酒者。酗酒會導致乙酰氨基酚、甲氨蝶呤、異煙肼等藥物發(fā)生肝損傷的風險增加。

    5.服用多種藥物者。如果同時服用多種藥物,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會使肝損害的危險性增加。

    有的藥物性肝損害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癥狀,僅在驗血時發(fā)現(xiàn)肝臟生化指標異常。有的患者可能出現(xiàn)乏力、食欲減退、上腹部不適等輕微癥狀。嚴重者會出現(xiàn)全身皮膚發(fā)黃,小便顏色加深,如濃茶色;更嚴重的患者會出現(xiàn)腹水、昏迷等肝功能衰竭狀況。值得注意的是,從開始用藥到出現(xiàn)藥物性肝損害之間的間隔(潛伏期)差異很大,可短至數天,一般數周,但有的長達一年。

    大多數患者為急性肝損害,在3個月內恢復正常。部分患者表現(xiàn)為慢性肝損害,肝功能在停藥3個月到3年內恢復。少數患者病情遷延,可能會出現(xiàn)膽管消失、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腦病等。還有極少數患者會出現(xiàn)急性或亞急性肝功能衰竭,需要進行肝移植,否則會導致死亡。

    對于大多數患者來說,及時停用疑似導致肝損傷藥物后,約95%患者可自行改善甚至痊愈。對于轉氨酶明顯升高5倍以上而且伴有黃疸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酌情應用降酶、退黃藥物。對出現(xiàn)肝性腦病和嚴重凝血功能障礙的肝功能衰竭患者,可考慮肝移植。

    總之,很多種藥物(包括化學藥、生物藥及天然藥)、保健品、膳食補充劑都有可能導致肝損害。避免藥物性肝損害的最好辦法是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用藥,避免盲目信賴、過分依賴保健品和營養(yǎng)品。一旦發(fā)生藥物性肝損害,最重要的是及時停用可疑藥物,而且最好不要再服用該藥物。

視頻推薦

更多>>

常州經開區(qū)召開工作思路研討會 明

區(qū)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召開

區(qū)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武進法治影院2025年度項目發(fā)布

“政企”通力 武進“公轉水”運輸

信承瑞:跨界醫(yī)療進軍科技“無人區(qū)”


備案號:蘇ICP備10099057號   公安備案號:32041202001208號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常州市武進區(qū)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