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英國汽車業(yè) 亟須支持政策刺激市場
由于信心缺乏和國內需求的疲軟,英國汽車產量下滑趨勢著實令人擔憂。數據顯示,英國1月汽車產量降至約11.83萬輛,為連續(xù)第5個月下滑,其產量創(chuàng)過去9年來的最低水平。在過去20個月中,英國汽車產量19個月出現同比下滑。當月,針對英國國內需求的汽車產量更是出現兩位數的下跌,同比下滑23.9%。
另外,英國經濟在2019年波動明顯,并延續(xù)了近幾年來的放緩趨勢。2019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4%,但由于制造業(yè)嚴重下滑,第四季度經濟環(huán)比零增長。雖然服務業(yè)和建筑業(yè)有所恢復,但這些都被工業(yè)生產,尤其是汽車制造業(yè)的不良表現所抵消。
面對這樣的頹勢,即將出臺的預算案是政府提供支持性措施以刺激市場的機會,但最大的刺激因素恐怕還將來自與歐洲達成自由貿易協(xié)定。
根據計劃,英國政府擬于3月11日出臺“脫歐”后首份預算案,國內汽車行業(yè)紛紛呼吁政府抓住機會,出臺“支持性”政策以刺激市場。
3月2日,英歐雙方正式開始就未來貿易關系進行第一階段談判,談判內容涉及多個行業(yè)。英國國內業(yè)界人士都希望“政府與歐盟達成一項雄心勃勃的自由貿易協(xié)議”,結束持續(xù)的不確定性,并幫助英國汽車業(yè)恢復來之不易的聲譽和投資。
受“脫歐”拖累的影響,2019年英國汽車產量大約為130萬輛,比上年減少14.2%。過去三年多,“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英國多個行業(yè),而對汽車行業(yè)的影響從2016年就開始顯現。英國汽車制造業(yè)去年投資額僅11億英鎊,遠低于過去七年的年投資額平均值27億英鎊。
過去三年,因為“脫歐”不確定性而離開英國的汽車企業(yè)包括日本汽車公司本田、美國汽車制造商福特等。本田在去年宣布要于2021年關閉英格蘭西南部斯溫頓的工廠,3500名員工將面臨失業(yè);福特計劃在今年9月關閉威爾士東南部布里真德的發(fā)動機工廠,預計將有1700人失業(yè);日本日產汽車也在英國退出歐盟前縮減了英國業(yè)務的營運規(guī)模;法國汽車制造商標致稱,將根據“脫歐”的最后協(xié)議決定是否關閉位于英格蘭北部沃克斯霍爾的汽車工廠。
英國制造的汽車有八成賣到海外,其中超過半數銷往歐盟,但如果英歐雙方談判不順,最終只能在世貿組織框架下進行貿易,那么英國汽車行業(yè)可能面臨高達10%的關稅稅率,屆時也將大大影響汽車出口。英國企業(yè)與歐盟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貿易需要遵守歐盟的貿易規(guī)則,不僅關稅會提高,過關檢查也會更繁瑣,這意味著英國汽車制造商的成本會陡增。
德國寶馬汽車公司就明確表示,若“脫歐”后,英國工廠無法快速、可靠地從歐洲進口汽車零部件,可能被迫關閉公司在英國的生產線。此前,寶馬公司已經把部分引擎制造線轉移至德國。福特公司此前警告稱,如果英歐雙方達不成具體協(xié)議,企業(yè)可能面臨10億美元關稅的支出。
英國內閣辦公廳大臣邁克爾·戈夫近日重申不妥協(xié)立場,“我們想要與歐盟達成可能實現的最佳貿易關系,但不會拿失而復得的主權做交易”。英國與歐盟將在6月評估能否在年底前達成初步貿易協(xié)議。戈夫一再強調,英國在談判中不會用主權完整作為交換條件,如果到6月份無法達成協(xié)議的大致框架,英國將決定退出貿易談判。這意味著今年底,英國仍可能主張在英歐未達成貿易協(xié)議的情況下結束“脫歐”過渡期。
據英國工業(yè)聯(lián)合會(CBI)估計,如果沒有達成協(xié)議,按價值計算,英國對歐盟的90%的商品出口將面臨關稅。據計算,英國向歐盟出口的平均關稅為4.3%,而從歐盟向英國進口的平均關稅約為5.7%。與此同時,英國進口歐盟汽車零部件將被征收3%的關稅,而在英國設廠的車企有90%的零部件都需要從歐盟進口。如果是這樣,那么英國整車制造成本將提升。而英國汽車生產成本增加將破壞歐洲汽車廠的供應鏈,并導致生產率大幅下降。此外,汽車供應鏈的斷層還會導致工廠停產、裁員等一系列負面效應。由此可見,英國能否重新建立全球汽車行業(yè)的競爭力,這與其和歐盟能否達成必須保證汽車零部件在買賣時不附加關稅和其他負擔的自由貿易協(xié)議密切相關。
美國是英國繼歐盟之后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但在英國尋求征收科技公司的數字稅后,美國威脅將加征英國的汽車關稅,雙方離簽署自貿協(xié)議也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此外,英國與日本之間的貿易談判也同樣對英歐在年底過渡期到期前盡快確定未來關系施加了壓力。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2月8日在東京與英國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就盡快啟動兩國自由貿易協(xié)定談判達成一致。拉布表示,談判將于今后數周啟動,希望年底前達成自貿協(xié)定。但與此同時,日方表示擔心英國“脫歐”后,與歐洲其他國家的貿易將出現摩擦。日產汽車公司等多家日本企業(yè)將工廠建在英國,原本希望經由英國更為便利地打入歐洲市場。
路透社報道稱,在英國運營著三家汽車生產廠,年產近40萬輛汽車的英國最大汽車制造商捷豹路虎表示,受近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已將零部件裝在手提箱中空運至英國,以維持生產,但由于疫情的影響波及各國企業(yè),預計這些零部件可能在幾周后面臨耗盡的危險。但捷豹路虎CEO拉爾夫·斯佩斯稱,公司在中國的工廠已經恢復正常生產。
針對疫情期間中國經銷商伙伴遇到的問題與挑戰(zhàn),捷豹路虎也第一時間推出一系列 “減壓政策”,包括單月考核指標的取消、目標的調整,并向經銷商提供了相應的庫存補貼,緩解短期內資金與庫存壓力。同時,開啟營銷模式的變革,包括建立線上智能展廳和啟動在線購車直播平臺等。對此,英國政府或許可以借鑒此類經驗,為英國國內汽車行業(yè)的快速恢復和發(fā)展因地制宜地出臺合適本國國情的刺激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