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爾沃汽車因一起“經銷商維權”事件而身陷風波之中。8月1日,正值沃爾沃汽車在上海舉行下半年經銷商工作會議的日子。當天,河南東安汽貿集團(簡稱“東安集團”)下屬三家沃爾沃經銷商,聚集至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總部大樓前,拉橫幅抗議維權。
8月3日,沃爾沃汽車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fā)布《關于經銷商前往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總部進行所謂維權的聲明》,稱東安集團以往的種種行為“已經完全違反了與沃爾沃汽車簽訂的經銷商協(xié)議”,“該集團罔顧事實,提出無理索求,并且通過一系列不正當方式試圖施加壓力”。
8月4日,東安集團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fā)布《東安集團對赴沃爾沃汽車中國銷售總部維權一事的聲明》予以回擊,稱沃爾沃此前對其采取了“瘋狂的壓庫手段”導致虧損加劇,并且沃爾沃所承諾的2015年返利一直未予兌現,因數次索要返利無果而提出退網,屬于“被逼無奈”。
雙方各執(zhí)一詞,真相難辨。綜合雙方聲明的內容可以得知,沃爾沃與東安集團的矛盾主要集中于經銷商所提出的數百萬返利究竟是否存在,另外經銷商退網是出于主動還是被逼。此前東安集團一位股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透露,過去三年多時間里集團應得的返利累計近400多萬元。
就此經濟觀察網記者分別聯系沃爾沃汽車與東安集團,沃爾沃方面表示一切以聲明內容為準,而東安集團的一位人士說:“目前還在談判,不便透露更多信息。”“經銷商為了實現銷量任務,打折賣車是常有的事,賣車的虧損可以通過年底拿廠家的返利彌補回來。但獲得返利的前提是經銷商與廠家的合作滿足雙方合同約定的期限,如果經銷商中途退網,那么根據合同返利很可能就就拿不到了。”一位長期關注國內汽車流通行業(yè)的分析師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
經銷商討要400萬元返利
8月1日,十余位統(tǒng)一帶著口罩、身穿印有“沃爾沃,還我公道,還我返利”字樣T恤的東安集團經銷商人員,在沃爾沃中國銷售總部大樓前的白玉蘭廣場上站成一排,手中高舉白色橫幅,上邊寫著:“沃爾沃,承諾不兌現,套路經銷商,還我公道!”的黑色大字。資料顯示,東安集團于1993年在河南新鄉(xiāng)成立,其業(yè)務以鄭州為中心,輻射至河南全省及周邊,旗下擁有保時捷、奧迪、寶馬、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大眾斯柯達、東風本田、東風雪鐵龍、長城汽車、上汽榮威、北京汽車、長安汽車等10多個品牌。
從2014年6月到2015年10月,東安集團與沃爾沃汽車相繼簽約了3家品牌經銷店,分別為安陽市東安汽車銷售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安陽東安店)、新鄉(xiāng)市東安沃達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新鄉(xiāng)東安店)和鄭州東沃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鄭州東安店),亦即此次維權的三家經銷店。
東安集團在8月4日所發(fā)表的聲明中指出,沃爾沃自2015年所承諾的返利至今未兌現,而多次索要返利無果是導致雙方決裂的根源。“事件發(fā)展至此,我方已經承受了巨大損失,屬于我方投資失誤。在此,我方重申我們的訴求:請沃爾沃盡快將我方賬面現金和返利兌現給我方。同時,問題解決之前,我方將繼續(xù)采取措施維護自身的合理合法權益。”東安集團在聲明中表示。
“從2014年底至今,三家4S店累計虧損已超過3000多萬,然而三年多累計近400多萬的返利(沃爾沃)始終不肯兌現,只愿支付100萬。”此前東安集團的一位股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此次事件的另一大焦點在于,東安集團三家經銷商是主動退網還是被逼退網。根據東安集團表述,因為經銷店虧損不斷加大,所以向沃爾沃提出退網要求。
關于造成虧損的原因,東安集團稱:“沃爾沃區(qū)域內連續(xù)更換了三任區(qū)域經理,沃爾沃為了自身銷售數據的業(yè)績表現,采取了瘋狂的壓庫手段,導致我方虧損加劇。整車銷售處于賣的越多、虧得越多的市場狀態(tài)。”此外,“沃爾沃區(qū)域和沃爾沃總部相繼約談我方,并繼續(xù)對我方施加壓力,要求繼續(xù)進車,并表示:不跟上廠家進車計劃就要淘汰我們。與此同時,沃爾沃閉口不談前期所承諾的返利,我方索要無果,被逼無奈,于2017年1月份向沃爾沃發(fā)出了退出沃爾沃網絡的聲明。”
沃爾沃怒斥“無理索求”
根據沃爾沃汽車的聲明內容,在更早之前的2016年9月,東安集團稱鄭州東沃4S店所在土地已列入政府拆遷范圍,需要搬遷。但經過沃爾沃現場考察,“考慮到該4S店的資金問題等不同意搬遷”。針對這一點,東安集團認為店面搬遷是為了緩解資金壓力,但遭到了沃爾沃的拒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