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生機勃勃。在武進國家高新區的各個重大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火熱景象,不斷刷新著項目建設進度條,也讓人感受到無限春光。
江蘇紅運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的年產2080套新能源電池原料混合成套設備項目總投資5億元,占地約100畝,建設研發樓、綜合樓、生產車間及輔助用房等,F場,工人們正在對項目主體進行內外部裝修,為今年3月底竣工、6月份投產搶進度、抓質量。該項目達產后,將生產全自動加投料系統、鋰電池漿料輸送系統、管線式勻漿系統、雙螺桿制漿連續出料裝置,主要用于新能源動力電池漿料的混合攪拌。 江蘇紅運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
陳斐:我們專業從事動力電池勻漿成套設備已經三十多年了,從最終的電池成品來看,我們處于國內甚至國際領先的水平,常州的新能源之都建設,整個動力電池產業占全國乃至全球的比較大,所以我們看中產業環境和配套設施,客戶群體,所以選擇了常州。
陳斐告訴記者,從項目落地、開工,到即將竣工,不到一年的時間,不斷刷新的建設進度條得益于武高新“拿地及開工”、“開門接電”等為重大項目量身定制的“管家服務”。 江蘇紅運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
陳斐:因為武高新現在推行的拿地即開工的政策,使我們提前一個多月開工。
除了紅運智能,江蘇普世達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也感受到了“武高新速度”。該公司主要從事汽車零部件的電池閥及部件的生產與銷售,新項目投產后,將增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相關產線。記者看到,一期項目外立面裝修已經完成,目前該公司正在為二季度投產做內部裝修和設備訂購等準備工作。 江蘇普世達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宇:一個星期幫我們把所有的手續都辦好了,每個階段需要支持、協調的時候武高新尤其投促局等及時給我們支持、答復。達產的話,會有250個工作單元或產線,會實現年產量100萬套各類汽車零部件。
新能源是制造業發展的“詩與遠方”,在全新的產業賽道上,武進國家高新區正在全速前進、全力以赴,抓好項目招引、建設和服務工作,為常州建設新能源之都提供“硬核支撐”。
|